近日,一些高三考生通過熱線咨詢如何備考的問題,不少考生認為寫作能力的提升是個慢功夫,離高考就剩不到一個月時間,再練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觀。對此,河南省實驗中學語文教研組長張勝老師認為,考生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,其實在考前最后一個月,作文不僅要花時間練習,還要有計劃、有步驟、有保障地練。
張勝老師認為,考場應試作文寫作與自由寫作最大的不同就是,考場應試文更注重寫作形式規(guī)范,主題鮮明突出,語言簡潔精致,特別是立意準確切題,而自由寫作則以情思為重,自由隨意,無拘無束。
“平時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尷尬:給名家名篇按應試的要求打分,不見得能得高分;而遇到的一些所謂的高考優(yōu)秀作文,又往往不見得是真正優(yōu)秀的文章。”張老師認為,只有立意準確切題,主題鮮明突出,形式規(guī)范簡潔,書寫美觀整潔,符合應試要求與老師改卷習慣的作文,才能得高分。
考前寫作要“八練”
“考前最后一個月,作文上不僅要花時間,而且還要有計劃、有步驟、有保障地練。”張勝老師說,在考前一個月內,考生可以分8個方面有步驟地練習寫作。
一練審題審題準確是得分的根本前提,審題訓練效果直接決定整個語文試卷的考試成敗。歷年高考,除2008年高考因直接考查社會熱點(汶川地震)而造成審題難度幾乎為零外,絕大部分都有較強的審題難度。
二練擬題作文題目是文章的眼睛,必須簡明生動,既扣命題意圖,又體現(xiàn)文章主題。過于含蓄會讓人一頭霧水,而過于直白,又讓人覺得沒有語文味,整個類似社科文或政治哲學小論文。作文題目必須成為文章的關鍵詞、反復詞,否則就有可能形成文不對題的結局。有的同學常常先寫好文章,再擬出標題,甚至有的同學因為時間緊張,忘記寫上文章題目,這都是極不應當?shù)摹?span lang="EN-US">
三練結構結構混亂是許多同學尤其是寫作能力一般的同學的通病,開頭繁瑣,入題緩慢;段落冗長,不講分段;材料堆砌,不知過渡;首尾脫離,不知呼應。應試文的結構一定要條理性強,層次分明。文章主體結構提倡用最簡單的結構形式:并列結構、對比結構。
四練首尾語段首尾語段本是練結構的一項重要內容,但首尾段的成敗對整個作文得分影響太大,尤其是材料作文。開頭要盡量體現(xiàn) “三個絕對”:引述材料絕對精簡,語言表達絕對簡潔,觀點提出絕對鮮明。
五練素材調度素材運用是整個文章的支撐。最受不了空洞無物的文章,最受不了一味傳統(tǒng)陳舊的素材運用。到了高三末期硬說自己讀書少素材積累不夠是對自己的無知和否定。每個學生頭腦中都絕對擁有大量寫作素材,關鍵是如何調度。所以只有不斷訓練寫作素材的調度,才能靈活運用,越用越活,越用越多。“讀課本,看經歷,想課外,積累素材很重要。”
六練題型適應各類作文題型都應進行訓練,不宜進行猜題押題,胡亂投寶。近幾年高考作文題型豐富,話題作文、命題作文、材料作文繽紛亮相。所以,不能只練一種題型,應在老師的合理安排下有計劃有側重地訓練。
七練強化語感閱讀沒有讀,就談不上寫。
八練縱覽歷次寫作整體把握自己寫作特點。要在最后一段時間,拿出自己寫過的七八篇考場作文,主動和老師一起分析研究自己總的寫作特點,充分做到知己。這一點在考前至關重要。
提綱式訓練寫作,可省時間
對于正在備戰(zhàn)高考的高三學生來說,時間非常寶貴。而寫一篇作文需要的時間較長,也讓不少考生忽略了寫作練習。張勝老師說,其實練習寫作,可以不整篇練,而采取提綱式訓練的方法。“提倡考生一周練二至三次,每次20分鐘,制定出應試作文不同文體不同題型的提綱訓練模板。”
張勝老師以考場議論性文體訓練為例,提供了提綱訓練模板給考生作為參考。
標題要能緊扣命題,體現(xiàn)主題,簡明生動。
立意這是作文成敗的關鍵。要注意兩個方面:哲學取向與道德趨向。
開頭部分體現(xiàn)命題、標題與主題,講究句式,力求簡潔精致,展現(xiàn)語言功底。
主體部分緊扣標題、主題行文構思。明確分論點與欲用素材,素材要新、舊、人、事、言兼顧。
結尾部分呼應標題與開頭,體現(xiàn)主題,簡短有力。
這樣的科學高效的提綱訓練,既省時間,又能針對學生考場應試作文的特點進行強化,既實現(xiàn)了量,又達到了質。
張老師再次提醒考生,高三最后一個月,作文訓練不可停滯。作文畢竟是最能反映學生語文素養(yǎng)與語文綜合能力的一道大型考題,加強讀寫,不僅對作文60分有直接的幫助,更對高考試卷中15分的語言表達題、30分的詩歌賞析和現(xiàn)代文學類散文作品閱讀賞析大有裨益。(省實驗中學語文教研組長張勝)
來源:鄭州晚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