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選擇題:本大題共25小題,每小題2分,共50分。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。
1.西周建立后,周武王“封尚父于營丘,曰齊。封弟周公旦于曲阜,曰魯”。“營丘”位于今天的
A.山東省 B.山西省 C.陜西省 D.河南省
2.公元前5世紀初,孔子建議“三桓”(魯桓公的三個兒子的后代,故稱三桓)拆除他們的都城,以求魯國國君重振久已失去的權威,這就是著名的“墮三都運動”。孔子的這一舉動反映了他主張
A.仁者愛人 B.克己復禮 C.有教無類 D.敬鬼神遠之
3.在漢昭帝始元六年(公元前81年)召開的“鹽鐵會議”上,有人反映鐵制工具“縣官籠而一之,則鐵器失其宜,而農民失其便”。材料主要反映了
A.冶鐵官營影響農業(yè)生產 B.皇帝關注農業(yè)生產狀況
C.郡縣統(tǒng)一管理鐵器生產 D.政府全面推行郡縣制度
4.商鞅變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會轉型時期進行的重大改革。相比商鞅變法,北魏孝文帝改革的“除舊布新”主要體現(xiàn)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