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圖解圖,化難為易
近幾年地理高考幾乎是題題必有圖,新穎的圖形成了考題的亮點,解讀新圖也就成為了解題的難點和關(guān)鍵。由于有些圖比較抽象,常常使考生無從下手,找不到解題的切入點,因而成為答題的障礙和深入分析的門檻。如果我們能夠換個角度去觀察圖,把陌生的新圖轉(zhuǎn)化為熟悉和直觀的圖,便可以化難為易。舉幾例,供大家研究:
例1:該圖所示區(qū)域全部為夜半球,讀圖回答:
(1)此日正午太陽高度角為0°的點是__,緯度是__。
(2)此時北京時間是__點。
(3)P在Y的__方向。
分析:由題目給出的“該圖全部為夜半球”得出圖中大圓是晨昏線,XYP均位于晨昏線上,太陽高度角均為0°;圖中XY分別為南北緯66°34′,理應與赤道(A點)緯度距離相等,但圖中并非如此。進一步分析判斷出:一定是X與Y點之間有極點相隔,XY同在一個經(jīng)線圈而不在同一條經(jīng)線上,南極圈內(nèi)完全極夜,如圖2,則直射點在23°26′N,是夏至日。至此可以把圖轉(zhuǎn)繪成常見的夏至日太陽光照圖,如圖3。
若在圖1中作答,(1)問可能很難答出,而(2)問很容易錯答成80°W為0點,120°則是13點20分,(3)問也容易錯答成P在Y的東北方向。若把圖轉(zhuǎn)換成圖2、圖3就不至于犯此錯誤。圖3中可見:雖然XY均位于晨昏線上,太陽高度均為0°,但X位于子夜0點經(jīng)線上,而Y則位于12點經(jīng)線上,因此,正確答案為:(1)此日正午太陽高度角為0°的點是Y,其緯度是66°34′S;(2)北京時間是次日1點20分,P位于Y的西北方向。
例2:圖4為我國東南沿海某地等溫線分布圖(單位:℃)。比較圖中AB兩地降水量大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