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 熱力學定律
1 功和內(nèi) 能
2 熱和內(nèi)能
教學建議
如 果有條件,建議做一做焦 耳的兩個有代表性的實驗。沒有條件,也可以用其他的實驗替代完成,如鉆木取火、兩冰塊相互摩擦后熔化、搓手后手心發(fā)燙等。對于焦耳的兩個代表性實驗,首先要強調(diào)實驗條件;其次,認識兩個實驗中的做功方式;最后,認識不同實驗中 的共性。教科書中給出了內(nèi)能的宏觀操作性定義。這不僅使得內(nèi)能的概念更加準確、完整,更重要的是強調(diào)和突出了“功是能量變化的量度”的普遍觀點。而內(nèi) 能的宏觀操作性 定義的基礎是實驗事實,因此,演示實驗和焦耳的兩個代表性實驗是 后續(xù) 學習的重要基礎。
對熱傳遞的教學,建議采用下面的方法:讓學生自己想辦法將一段鐵絲的 溫度升高。有的學生會想到通過做功的辦法,將鐵絲來回多次彎 折,最終使鐵絲發(fā)燙。有的學生想到直接將鐵絲放在火上燒,或與 高溫物體(如鍋爐壁)直接接觸,等等。熱量是反映物體在狀態(tài)變化過程中所遷移的能量,是用來衡量物體內(nèi)能變化的物理量。有過程才有變化,離開過程談熱量是毫無意義的,就某一狀態(tài)而言,只有內(nèi)能不存在熱量,因此我們不能說系統(tǒng)中含有多少熱量。
參考資料
肥皂泡 為什么總是先上升后下降
日常生活中,我們?吹揭恍┬∨笥汛捣试砼,一個個小肥皂泡從吹管中飛出,在陽光的照耀下,呈現(xiàn)出美麗的色彩。此時,小朋友們沉浸在歡樂和幸福之中,我們大人也常希望肥皂泡能漂浮于空中,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。但我們常常是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