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材施教是達成素質教育的必經之路,只有讓學生在適合自己的道路上發(fā)展,才能真正學以致用。教育部在義務教育階段,實行了雙減政策,要求減少學校的考試頻率,不公布排名,也不按照排名來分班,讓生源達到均衡狀態(tài)。部分家長認為,高中階段的學生,也不該分快慢班,由此,將分快慢班的學校上告到當?shù)亟逃郑Y果卻出乎意料。
江蘇鹽城高中分“快慢班”遭家長投訴,霸氣回復獲網友認同
一位江蘇鹽城的家長,因為孩子所在學校分快慢班,將其投訴到教育局,稱這所學校違反了規(guī)定,不符合教育均衡化標準,但當?shù)亟逃植]有嚴令徹查,而是給予這位家長這樣的回復。
教育局稱,這所高中分快慢班,教育局是知曉的,也是在教育局的監(jiān)督下實行的,是為了達到分層教學的目的,也符合學生的成長規(guī)律和相關規(guī)定。教育局還強調,讓成績、能力均不達標,不滿足進入快班要求的學生,勉強進入快班,才是真正的不公平。這一霸氣回復獲得了網友們的認同,多數(shù)家長也表示支持。
更多的家長認為,若讓學霸與學渣在一個班級上課,任教老師也會很為難。講得慢就是在浪費學霸的時間,而若按照學霸的接受速度去教學,成績一般的學生,很可能跟不上節(jié)奏,不如劃分班級,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,這樣不同類型的學生,都能在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下,學到知識。
在高中階段,按照學生的能力水平,將其劃分成不同的班級,分別接受更適合的教學,能達成因材施教的目的。當然也有少部分家長,如同投訴的這位家長一樣,認為這樣的方式不夠公平。
高中階段分“快慢班”是否合理?
雙減政策的范圍,主要是義務教育階段,高中生要面臨高考,很多政策會靈活調整著實行。比如中小學增加的課后延時服務,對高中生來說只是把從前的晚自習,換了一個說法而已,而不允許分快慢班,對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,影響是很大的。
小學、初中所接受的教學與高中有所不同,就像很多學生,在小學、初中時成績優(yōu)異,到了高中卻再無水花。義務教育階段不分快慢班,是因為在這一階段,還不能通過比較基礎的知識,分辨出學生是學霸、還是學渣,統(tǒng)一接受教學更為合適,而高中階段,就不太適合再進行統(tǒng)一教學。
高中生的時間很寶貴,每一分鐘都該花費在汲取知識上。很多高中,會根據學生的中考成績,進行分班。讓學霸進入到快班學習,成績一般的學生則進入到普通班級,再根據每一次的考試成績進行調整,這樣無論是普通學生,還是學霸,都能接受到,更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。
部分家長認為,學霸所在班級的老師是優(yōu)質的,而普通班的老師教學水平則一般,并為此感到不滿,實則并非是教師水平有差距,只是教學方式不同而已?彀嗬蠋熒险n,通常只是點撥和引導,上習題課,簡單的問題,全部一帶而過。普通班級的老師則會講得很細致,讓成績一般的學生勉強進入快班學習,反而會跟不上課。
在高中的分班制度下,成績一般的學生該如何自處?
在高中分班制下,學霸和學渣都是比較安心的,要么一直在快班,要么一直在普通班,而在快班和普通班之間反復“橫跳”的學生,則比較忐忑,也更容易焦慮。對于這樣的學生來說,保持心態(tài)是最為重要的。
越臨近高考,考試頻率也就越高,分班的速度很可能就越快。成績一般的學生,若原本在快班,一次考試失利,掉到了普通班級,很可能會比較有挫敗感,甚至會感覺其他的同學,在嘲笑自己。
其實這都是心理作用而已,越是壓力大,越容易影響成績,不如放平心態(tài),盡力而為,也不要把是否能進小班,當成目標。分班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,接受到更好的教學,高考才是學生們,應該為之努力的。成績一般的學生,要看淡分班,將關注重點放在提升成績上。
總結:在義務教育階段進行分班,確實不太符合學生的成長規(guī)律,但在高中階段進行分班,若能符合規(guī)定,讓不同的學生,能在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下,提升成績,是值得肯定的。